機械躍進
多年來,勞力士與賽車運動同樣力求進步。雙方關係始於1930年代,當時賽車手馬琴・坎貝爾爵士(Sir Malcolm Campbell)創下最佳個人陸上速度紀錄。他一面佩戴蠔式腕錶,一面在極端賽車環境下風馳電掣。
時至今天,賽車運動與勞力士共同迎接新挑戰,不斷提升能源效率,藉以衝破賽車性能的界限。 車隊及製造商面對運動和環境的雙重挑戰,如何事半功倍,實是一大課題。為實現新目標,兩者必須應對嚴謹的競爭規則和時間表。
勞力士自創立以來,一直致力推動發展步伐,支持賽車運動持續變革。
掌握機械力量。提升精準人手技術。管理風險,確定最佳路線。1930年代正值追求速度紀錄的高峰期,勞力士與賽車運動於此時結下不解之緣。賽車運動的發展一日千里,雙方聯繫亦與日俱增,共同追求技術進步。如今,勞力士與賽車運動的傳奇人物、備受尊崇的耐力錦標賽及著名賽事攜合作。
多年來,勞力士與賽車運動同樣力求進步。雙方關係始於1930年代,當時賽車手馬琴・坎貝爾爵士(Sir Malcolm Campbell)創下最佳個人陸上速度紀錄。他一面佩戴蠔式腕錶,一面在極端賽車環境下風馳電掣。
時至今天,賽車運動與勞力士共同迎接新挑戰,不斷提升能源效率,藉以衝破賽車性能的界限。 車隊及製造商面對運動和環境的雙重挑戰,如何事半功倍,實是一大課題。為實現新目標,兩者必須應對嚴謹的競爭規則和時間表。
勞力士自創立以來,一直致力推動發展步伐,支持賽車運動持續變革。
如斯完美,絕非巧合。
勞力士與西方汽車俱樂部(Automobile Club de l’Ouest,ACO)建立長久的合作關係。這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且最享負盛名的耐力賽車比賽──勒芒24小時耐力賽(24 Hours of Le Mans),由1923年創立以來的主辦組織,而品牌則自2001年起成為其大會指定時計。此外,西方汽車俱樂部亦負責監督國際汽聯世界耐力錦標賽(FIA World Endurance Championship,WEC),這是世界領先的國際賽車錦標賽。自2016年起,勞力士為此系列賽擔任大會指定時計,攜手追求卓越,致力挑戰工程與人力的界限。
2025年,勞力士成為國際賽車運動協會(International Motor Sports Association,IMSA)及IMSA WeatherTech跑車錦標賽(IMSA (WeatherTech) SportsCar Championship)的大會指定時計。自1992年起,品牌一直是主要賽車盛事勞力士迪通拿24小時耐力賽(Rolex 24 At DAYTONA)的大會指定時計,此外亦在迪通拿國際賽道(Daytona International Speedway®)於1959年開幕以來,為此嚴苛24小時賽事的舉行賽場擔任合作夥伴。
勞力士亦與賽百靈12小時耐力賽(12 Hours of Sebring)合作,與勒芒24小時耐力賽及勞力士迪通拿24小時耐力賽組成耐力賽的三大盛事。
各經典賽事、組織及賽道充分體現賽車運動與時並進,不僅掌握機械力量,更講求創新、精準動作和風險管理,務求找出最佳路線。
一眾傳奇賽車人物、耐力賽及國際汽聯世界耐力錦標賽,皆象徵著力求卓越的恒動精神,每項成果也推動人類邁向新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