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早期電影又稱為「山西三部曲」,當中包括其首部故事片《小武》(1997);為求逼真,他經常在作品內起用外行人,從中探索不同身份及記憶,為整個社會的反思奠下基礎,同時奠定其革新電影製作人的地位。
他先後創作多部紀錄片及劇情片,巧妙模糊兩者之間的界線;其廣受讚譽的作品《三峽好人》便是其中一例,細述普羅大眾如何受三峽大壩工程所影響。他最終憑此片奪得2006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(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)金獅獎及亞洲電影大獎(Asian Film Awards)最佳導演獎。他的其他三部獲獎劇情片,分別為《天註定》(2013)、《山河故人》(2015)及《江湖兒女》(2018)。
電影製作人賈樟柯不僅富有實驗精神,而且主張極簡美學主義,其標誌性的一鏡到底拍攝方式,猶如久久凝視故事人物一樣,特意為他們創造空間,為自己寫下定義。此外,他不時運用時空轉移的非線性方式講述故事,有時更營造出奇特有趣的效果,深受國際藝壇觀眾的喜愛。
賈樟柯身兼導演、編劇、監製及演員,並在2017年創辦平遙國際電影展,銳意為中國帶來更多元化的電影。他亦有涉足電影教學,啟迪後代,並因此參與2023至2024年度勞力士創藝指導計劃。賈樟柯深信,唯有把電影知識傳授予年輕一代,方能讓電影界蓬勃發展,全面表達人類情感。他於2024年成為勞力士代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