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大製錶成就

卓見之士的考驗

Oyster Perpetual匯集勞力士三大製錶成就,體現品牌創辦人漢斯・威爾斯多夫的先驅精神。自1930年代起,腕錶的天文台時計級精準度、防水性能及自動上鏈裝置,啟發日後整個蠔式恒動系列的誕生。

我深信精準度是我人生取得成功的關鍵。

漢斯・威爾斯多夫,1956
漢斯・威爾斯多夫

力求精準

天文台時計級精準度是首個考驗。在二十世紀初,許多人懷疑腕錶能否長期保持精準。然而,漢斯・威爾斯多夫卻堅定不移。1910年,勞力士腕錶在比爾成為首枚獲得瑞士時計證書的腕錶。1914年,勞力士創辦人榮獲英國喬城天文台(Kew Observatory)頒授認證,震驚製錶界。這是世界上首次有腕錶獲得此認證,即當時最精準時計──大型航海天文鐘的相同認證。由此證明,漢斯・威爾斯多夫的直覺正確無誤。

1926年Oyster Perpetual

蠔式腕錶是近年最重要的腕錶發明。

漢斯・威爾斯多夫,1927
防水性能

可靠的防水性能

1927年,勞力士與梅賽迪絲・吉莉絲(Mercedes Gleitze)共譜品牌歷史新篇。蠔式腕錶面世一年後,漢斯・威爾斯多夫為這位年輕英國女性裝配時計,助她游渡英倫海峽。在冰冷的海水中浸泡十多小時後,這枚腕錶依然運作如常。自此,勞力士一直以天地為實驗室,將腕錶交託予運動員、探險家、飛行員、帆船運動員及環球旅行者,讓他們見證腕錶在極端環境的實地表現。這亦體現了漢斯・威爾斯多夫的理念,藉著測試證明構思,在全球各地印證勞力士腕錶的品質。

跟隨身體活動。

蠔式腕錶éclaté
傳統

適應每個節奏

1931年,勞力士潛心多年研發後,為一款內設恒動自由擺陀的自動上鏈裝置申請一系列專利。這項重大創新免卻時刻為腕錶手動上鏈的麻煩,大大減少操作上鏈錶冠的需要。系統配備自動陀,可隨佩戴者手腕擺動而轉動,只需佩戴腕錶,即可為其上鏈。此系統及後成為整個製錶業所應用的標準。Oyster Perpetual適應每位佩戴者的節奏,共同度過他們的日常點滴,緊貼生命中的所有動態。

1926年蠔式腕錶